作为京东9年PLUS会员,我曾是京东最忠实的拥趸之一:从早期被“正品保障”“次日达”吸引,到后来享受会员专属折扣、无限次退换货的便利,京东几乎承包了我所有的日常网上购物需求。所以从2016年京东正式推出PLUS会员体系我就加入了,此后年年续费从未中断至今。
还曾经不止一次在值得买上推荐大家去买京东会员,因为如果经常网上购物的话确实很有用。
然而,从前两年开始,京东开始出现会员权益缩水、价格优势减弱、物流服务降级现象,面对这一次即将到来的续费,我第一次犹豫了,第一次产生京东plu会员还值不值续费的疑问。以下结合个人体验与市场现状,和同样纠结的诸位朋友一起分析下。
一、曾经的PLUS会员为何值得?老用户的“黄金时代”回顾
价格与物流的绝对优势
早期京东自营商品价格透明且稳定,叠加PLUS会员的“专享立减”“返京豆”权益(如返利2%),配合99元包邮、次日达甚至当日达的物流服务,性价比远超其他平台。尤其大促期间,会员专属券叠加满减,经常有各种神价格。
服务体验的标杆性
免费上门退换货、优先客服响应、每月5张免邮券(无需凑单)等权益,解决了售后和物流的痛点,尤其适合家电、数码等高单价商品用户。特别是数码类产品,买自营基本就是保真保质的象征。
联名权益的吸引力
早期会员经常有爱奇艺优酷腾讯VIP联名、京东读书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综合性价比,甚至能吸引非高频购物用户开通。
二、PLUS会员的“祛魅时刻”
1. 权益缩水:从“核心福利”到“鸡肋化”
价格不再有优势:现在京东自营价格往往是各大平台里最贵的,返京豆比例降低很多,且高单价品类(如手机、家电)返利大幅削减。
优惠券“抢不到、用不上”:全品类券包(如105-5、1200-50)取消了,我以前经常定闹钟抢,可惜了。
买的省钱券,以前所有品类基本都能用,现在明明标注全品类的自营商品也经常不让用,下个月也不准备再续了。
PS:强烈要求京东在产品界面注明该产品是否支持省钱卡,不要等用户领了后才发现不能用,白白浪费领取机会。
2. 物流与服务体验滑坡
送货上门成“玄学”:以前京东物流送货上门是硬性要求,现在动辄以“送上门可能你得多等半天、给你放电梯里、唉送上门啊好吧”之类搪塞不情不愿的。部分区域快递员也经常未经通知直接放快递站,我现在经常碰到。
售后协调效率下降:第三方商家纠纷处理周期拉长,平台客服优先级响应未明显优于普通用户。京东PLUS专享客户基本也名存实亡了经常要等。去年还搞了个杨X事件来恶心男性用户。
3. 替代平台的全面冲击
抖音送券常态化,拼多多“百亿补贴”常态化,天猫88VIP返利比例更高(部分品类5%),且整合优酷、饿了么等多平台权益。京东现在偶尔也搞联名权益,但居然都要靠抢,我抢了几次都没抢到。单纯靠现有的权益让我掏99元,真得不太情愿啊。
三、理性决策:是否续费?关键看二类场景
场景1:建议续费的情况
高频自营购物者:京东年消费超1万元,依赖京东购买家电、数码等高单价商品,且重视退换货便利性。目前PLUS会员自营商品不限金额包邮有一说一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退换货的方便程度也比其它平台强。
活动价续费用户:通过信用卡积分兑换、联名卡或大促期间低价开通,成本可控。
物流刚需区域:若所在区域仍能稳定享受京东物流上门服务,且其他平台无法替代。
场景2:不建议续费的情况
低频或价格敏感型用户:对价格敏感,相比第二天送达更愿意享受更低的价格,或更倾向拼多多、抖音等低价平台。对产品包容度高不经常使用退换货服务。
对物流不满者:若多次遭遇不送货上门、配送延迟,已有意见。
权益利用率低者:无法有效使用京东各类优惠券、专属券,或联名权益(如京东读书)无需求。
所以结论还是,你的购物习惯,才是答案的唯一标尺。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