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推的朋友应该都懂,选场地这事儿真的能卡住整场活动。上个月我帮本地一个奶茶品牌做推广,光找地方就折腾了三天,最后在商业街拐角抢到个位置,当天就加了200多个会员。可见场地选得好,地推就成功了一半。今天就结合我踩过的坑,聊聊怎么科学选址。
先盯住你的目标人群。卖老年保健品的往社区活动中心扎堆,推美妆产品的就蹲在商场专柜附近——去年双十一我们在银泰中庭搭台,三天清空了两仓库面膜库存。别怕范围缩得太小,人群越精准,转化率越高。打开地图APP圈出目标人群常去的3个核心区域,第一步就成了。
人流数据必须实地蹲点。上周三下午我特意跑了城西三个点位,发现写字楼群午休人流峰值在12:00-13:00,商场则是周末下午3点后人最多。现在教你个土办法:带上计数器在候选地蹲两天,记录不同时段经过的目标客群数量。特别注意交通接驳点,地铁口50米内的展位比200米外的接触率高40%以上。
硬件条件直接决定体验。有次贪便宜选了老旧商场的消防通道旁,结果发现全场就两个插座,音响设备根本带不动。现在签场地前我必查三样:供电是否满足设备需求(建议预留3个10A插座)、有无仓储空间(至少10㎡)、移动网络信号强度(用手机测速APP看上传速度>10Mbps)。顺带提一句,能提供桁架搭建的场地能省30%布置费。
预算控制要抓大放小。市中心购物中心中庭日均租金3000起,但紧邻的侧厅可能只要800。去年我们做健身卡推广,把场地从A馆主通道换到B馆美食区入口,租金降了60%而获客量只少了15%。建议场地成本别超过总预算的45%,多留点钱做现场互动礼品,加微信的成功率能翻倍。
隐形条款千万问清楚。写字楼周末关空调、步行街禁用音响、商场要求提前15天报备——这些细节会杀你个措手不及。记得要对方提供《场地使用须知》盖章版,特别注意是否包含保险费用,去年就遇到过主办方被临时要求补缴500元公众责任险的情况。
刚开始做地推那会儿,我拿着表格满城跑场地,效率特别低。现在学会用资源对接平台直接筛选,输入“朝阳区|周末|200人以内”这种条件,五分钟就能比对出五个备选。类似必集客这种平台,里面还藏着地推项目资源和渠道商信息。比如上季度接到个手机APP拉新项目,就是在他们“线下推广”板块发现的,结算单价给到23元/注册,比市场价高出一截。
说到底,场地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和产品调性匹配。化妆品在美容院门口做试用装派发,比在菜市场发传单有效十倍。有次看到卖儿童读物的在地铁站硬推,我就知道今天又得白烧钱。建议新手先找些免费场所试水,社区广场、大学社团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把上面五个要点做成检查表打印出来,选址时挨个打钩就行。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不妨看看资源整合平台。像必集客这种地方,除了能直接联系场地方在线砍价,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高价值地推项目。前两天还看到有个酸奶品牌招标社区推广,基础工资+提成算下来日结能有400多。把这些资源打通了,地推的路子自然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