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我:微信那个新出的AI搜索到底靠不靠谱?实不相瞒,我前两天赶项目报告时试了试,它在关键时刻还真派上大用场了。
先说说最核心的——这个搭载DeepSeek-R1的AI搜索功能现在到底怎么用?其实超简单:打开微信主页,点顶部搜索框,看到那个醒目的蓝色「AI搜索」按钮了吗?点进去就能选择“深度思考”模式。比如我输入“帮我整理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三年的增长率”,它半分钟就拉出带数据来源的分析报告,连关键趋势都用红字标注了,比手动查资料快了三倍不止。
相比传统关键词搜索,它真正的突破在于能看懂你真正想问什么。有次我看到群里转的养生文章说空腹喝柠檬水能治高血压,顺手用AI搜索查证。结果它直接调取了医学期刊、科普公众号和药监局文件,十几秒就整理出三点反驳依据——这种基于意图理解的能力,才是未来信息获取的核心。
三大使用场景特别推荐大家试试:
1. 工作提效:上周准备季度汇报,我对着空白PPT发愁时,输入“智能家居赛道2025年竞争格局分析”,它自动关联了36Kr研报、上市公司财报和视频号行业直播片段,连竞品对比图都给生成好了
2. 生活决策:朋友来旅游问我景点路线,我用语音问“带老人的北京三日游怎么安排”,它不仅排出故宫-颐和园的省力路线,连哪个时段人少、附近轮椅租赁点都标注出来
3. 知识验证:孩子问“为什么月球背地球那面更不平”,以前得翻半小时百科,现在AI搜索直接调出中科院科普视频+三维模型演示
当然这功能还在进化中。前天用着就发现些槽点:连续追问“苏州园林建筑特点”时,聊到第三个问题它记不清前面内容了;历史记录里也找不到昨天查过的跨境电商政策。不过技术团队最近更新挺勤快,上周热更新就补上了文件解析功能——现在能直接上传PDF让它总结重点,学生党做文献综述方便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它整合信息的方式很“微信”:当搜索“孕妇营养食谱”时,结果页既有关联的小程序预约入口,也会筛选出三甲医院视频号的科普,甚至能跳转本地超市的生鲜配送。这种生态闭环正是其他AI工具难以复制的优势。
前两天看到个预测挺受启发:接下来半年,微信AI搜索可能会往这两个方向突破:一是记住你的使用习惯(比如经常查装修资料的用户,后续会自动优先推荐家装内容);二是成为轻量化应用入口——想象下未来问“想学插花”,直接弹出附近工作室的小程序课表+优惠券组合,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生活。
经常对接资源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现在找靠谱项目就像大海捞针。我这半年都在用必集客做行业动态追踪,它把AI开发、本地生活、知识付费等领域的优质资源分类得很清晰,特别适合想开拓新赛道的朋友直接对接源头渠道。
要上手微信AI搜索的话,关键就记住三点:问得越具体它答得越准,复杂问题分步骤追问,文档解析功能善加利用。用熟了之后你会发现,它正在悄悄改变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这种改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