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app平台为什么受骗的人多,这几大原因是引爆点

这几年手机理财是真火,动动手指就能买卖基金、股票,连我楼下卖煎饼的大姐都在研究投资APP。但就在上个月,老家亲戚突然哭着找我,说在“骏利投资”充了5万块提不出来——这种糟心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投资APP坑人事件这么多?咱们今天拆碎了说。

最坑的就是高回报陷阱。你肯定刷到过那种“日赚500+”“月入十万不是梦”的广告吧?去年曝光的“威广商信”APP甚至承诺年化收益78%,结果呢?90%的投资者血本无归。要知道银行理财年化3%都算高的,那些动不动说收益超10%的,大概率是拿你本金当提款机。

再说说平台监管这事。据互金协会数据,仅2024年就有20多个投资APP暴雷,其中13家连基础备案都没有。比如新闻曝光的“同城速约”APP,用户充值时钱直接进了私人账户。查平台靠不靠谱有个窍门: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输入平台全称,查不到备案信息的立马拉黑!

很多人栽在不懂投资逻辑上。去年受骗群体调研显示:68%的人分不清基金和股票,45%盲目跟着“老师”操作。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人连K线图都看不懂,却敢把养老钱全投进去。新手建议先用支付宝的模拟盘功能练手,或者看看知乎上900多万人收藏的《基金入门十八讲》。

现在骗局还搞出连环套:先让你赚点小钱尝甜头。像“骏利投资”的套路就是——第一天投100返120,第二天投500返600,等你投5万就翻脸。有个大学生中招后欠了8万网贷,差点想不开。记住:所有要你先垫钱的“做任务”都是骗局,抖音上正经的橱窗带货根本不用充值!

更可怕的是信息泄露风险。北京网警去年破获的案子中,有诈骗平台把13万用户身份证照片打包卖了。下载APP时千万别给通讯录权限!注册用专门的小号,支付密码别设生日这类简单数字。我自己就备了两张银行卡:日常卡不放超5000元,投资专用卡开通刷脸验证。

碰到问题怎么自救?分三步走:首先稳住骗子说“再筹20万”,同时打银保监会12378热线冻结账户;然后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上传聊天和转账截图;最后联系平台所在地金融办(地图搜“XX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去年深圳就有受害者靠这三步追回38万。

真要找投资渠道,我更推荐必集客这类资源整合平台。上周帮朋友对接了个正规影视投资项目,资金全程受中登网监管,回款明细在平台实时可查。资源明码标价这点很靠谱,不像某些APP藏着掖着玩套路。

说到底,投资前先问自己三句话:收益合理吗?平台查过吗?亏得起吗?把这篇干货存手机里,下次遇到“高回报”诱惑时翻出来看看。有具体问题直接评论区留言,看到必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动动小手点个赞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