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地推,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可能是满街发传单的小哥,但其实它一直是商业推广里的重要环节。我做了两年多地推,亲眼见过一条步行街的商铺被团队用三个月时间全部铺上共享充电宝的场景,新业务靠人力照样能快速铺开市场。对于想入行或换项目的朋友,千万别小看这股“地面部队”的爆发力。
今天聊聊市面上真正跑得通的地推项目,都是实操过的人才能验证的路径。先说共享充电宝吧,最适合新人切入——现在满大街的商铺覆盖率还不到40%,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便利店、奶茶店、小餐馆都是目标。你跟老板就谈两点:设备免费装,顾客充一次电他们分得1-2元佣金。上个月我自己铺了7家奶茶店,单月返佣就拿了3000多。
外卖平台商家签约对会沟通的人特别友好。美团饿了么在二三线城市仍有缺口,找那些菜单还贴在墙上的小店。带着平台的后台数据去谈:比如“隔壁牛肉面店上线两个月月销800单”。重点提醒老板可设“满25减8”这类新客活动,他们接受度很高。一单签约普遍150-200元佣金,勤奋点跑商圈,日签三家不难。
车主人群的ETC推广一直很稳。今年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撤了,没装ETC的货车司机过人工道排队半小时是常态。加油站和汽修厂是黄金点位,把“95折通行+免设备费”的实惠说明白就行。银行给这项目开的佣金特别高,普通轿车150元/辆,大货车能到300元。有个在郑州的团队靠这个月均收入5万多。
本地生活服务类APP的商家入驻近期在崛起。好运徕这类平台在扩张期,一个餐饮店签约佣金200元起,重点是他们需要美甲店、健身房这类线下服务商。上周我帮瑜伽馆上线后,老板说五天接到11个预约——这类案例谈合作时特别有说服力。
支付硬件铺设更适合有渠道资源的人。支付宝的碰一碰小蓝环不收费,但要求商家日均流水达标。茶饮店、水果摊这些移动支付高频场景是首选。每铺设一个设备返80-120元,后续还能分流水佣金。有个窍门是联合收银系统供应商一起推,成功率翻倍。
实际操作时有三点很关键:先选自己熟悉的区域类型(如校园周边、社区底商);带齐授权证明打消商家疑虑;佣金日结项目优先做。我第一单地推给超市装收款码,就因为拖了半个月结算,差点白干。
刚开始建议用正规平台接单,像必集客这类资源库会把项目要求写得清清楚楚。哪些需要押金、结算周期几天、客服联系方式都列明,避免被中间商抽成。最近看到上面有个网红蛋糕店推广,60元/单让顾客扫码领券,新人半天就能上手十单。
地推这个事说到底就是执行力。去年认识个宝妈带娃顺路跑社区超市,两个月把三条街的共享充电宝点位全包了,现在月躺赚设备分成7000+。市场永远有缝隙,关键在于谁愿意弯腰去捡起那些散落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