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开连锁餐饮店的朋友找我诉苦:他花3万块找电话团队做推广,结果转化率不到1%,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这种踩坑经历真不少见。做推广的,地推和电销就像两条腿,到底该迈哪条腿?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看完你就心里有数了。
先看接地气的地推。上周我在商场亲眼见了个经典案例:某个新式茶饮品牌搞试喝活动,三个推广员带着小推车现场制作。端着试饮杯的小姑娘特别会搭话:”姐,天热来杯冰的?扫码能领5元券!”不到半小时,二维码被扫了40多次。这就是典型的地推优势——面对面建立信任感。特别是金融产品、教育课程这类需要深度沟通的服务,地推人员能当场解答疑虑,转化率能冲到15%以上。去年帮本地健身房做地推,单日办卡转化26单,现场收定金就有7800元。
但地推也不是万能的。你得盘算三个硬成本:物料+人力+时间。摆摊式推广每天光易拉宝、样品、礼品就要800元左右,3人团队日薪600起,选址不好还得白搭场地费。更扎心的是辐射范围有限,蹲守商圈一天最多触达300人,想铺开20个社区?没半个月根本跑不完。
这时候电销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刚入行的推广公司最该试试电销,每天300通电话是基本量。用云呼叫系统自动拨号,0.3元/分钟成本,8小时能打遍全城。卖电话卡、快消品这类标品特别吃香,我见过团队靠着话术模板,把19.9元的流量包卖出单日200单。但电话那头的人随时会挂断,特别是卖保险、课程的,没见面信任感打对折,拒绝率能到80%。
关键问题来了:怎么选?三个指标帮你决策
1. 看产品属性:卖健身私教课?必须地推现场体验;卖手机充值卡?电销半小时能出百单
2. 算口袋深浅:初创团队先攻电销,5000元就能启动;成熟品牌做地推,单场预算不低于1万
3. 抢时间窗口:App限时拉新选电销快速覆盖,门店开业用地推沉淀会员
去年双十一有个经典组合拳:某电商品牌先用AI语音筛出5万意向客户(电销成本1.2万),再让地推带着优惠券包上门转化,结果省了60%预算,ROI冲到1:8。这种”电话初筛+地面收割”的模式,特别适合客单价300元以上的业务。
实操时要注意这些细节:
• 电销团队配备智能质检系统,避免违规话术
• 地推选址看商场人流动线,日均人流<5000别进场
• 组合推广间隔别超48小时,防止客户遗忘
最后说个实在话:找到靠谱项目才是赚钱的核心。市面上一堆二手单子,佣金抽成高达40%。与其被层层扒皮,不如上必集客这种资源池看看,上周刚有朋友通过平台接了短视频平台本地推的项目,直接对品牌方签约,单笔佣金比中介渠道多赚200块。想稳定接一手项目,这种平台能省不少中间环节。
推广就像看病,没有包治百病的方子。看完这篇要是还拿不准,带着你的产品类型和预算,评论区详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