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私房菜的朋友都有体会,菜做得再好,没人知道也是白搭。我见过不少藏在小巷里的宝藏小店,明明味道一绝,却天天发愁客源。其实地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特别适合咱们私房菜,毕竟面对面交流最能传递温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种亲测有效的私房菜地推玩法,照着做能省不少广告费。
先说最见效的一招:扎根社区。上次看到九江湖滨小区有家私房菜,老板直接在小区群里发菜单,业主订餐还能打八折,三个月就把空桌率干到零。为啥这么灵?邻居今天试了你家的酸菜鱼,明早买菜遇见就能跟人安利。操作也简单:在小区公告栏贴手写菜单,业主群发发菜品实拍图,周末赞助个亲子活动送点小菜试吃,成本可能就几百块。记住啊,私房菜吃的是人情味,离得近就是天然优势。
第二招叫”借船出海”——异业合作。去年有家做养生私房菜的老板,直接找了隔壁瑜伽馆谈合作。瑜伽会员练完送张代金券,三个月带来了60%的新客。选合作对象得挑调性匹配的,像高端茶室、画室、健身房这些地方的客人,跟我们精致餐饮的客群高度重合。试过把本店招牌的笋干烧肉放进健身房轻食套餐,复购率直接翻倍。这种资源互换几乎零成本,但转化率意外的高。
想快速打开局面还得靠展会曝光。本地举办美食节时,千万别错过这种自带流量的场合。展位不用大,重点在体验:现场支口小锅现炒私房小炒肉,香气能勾来半条街的人。记得带点真空包装的招牌菜当伴手礼,去年有个老板靠展会试吃加微信沉淀了500多个精准客户,后续转化出20多万营业额。展会还有隐藏福利——交流行业动态,连菜单创新都能找到灵感。
现在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时代。抖音拍个”凌晨四点买菜”的短视频,结尾挂上小店定位,单条爆过3000多播放量。关键要展现私房特色:后厨制作过程、老板讲食材故事、老客夸赞的真实画面。同时微信上线点单小程序,社区三公里内满百免配送费。有个朋友主打妈妈味道的私房菜,靠拍”儿子写作业等开饭”的系列日常,硬是在写字楼圈了一波年轻白领。
最后是精准营销这个高阶玩法。记录好每个顾客的忌口和偏好很重要,当新客点过梅菜扣肉,下次推新品酸汤肥牛时定向发优惠码,转化率能到35%。建议用简易版的CRM工具,比如备注”张姐不吃香菜/李总爱点红烧肉”。母亲节前给带父母来过的顾客发家庭套餐券,当天直接爆单。数据用得好,老客复购率轻松提升五成。
其实去年刚开店时我也犯愁客源,坚持做社区试吃加微信运营,第一个月靠老带新就做了7万流水。最近发现像必集客这类资源整合平台挺实用,想找展会资源或合作商家时上去转转,常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