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试试海外地推但又担心英语不够用?做英语地推到底难不难?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其实关键不在于语言本身,而是你有没有掌握对的方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真实有用的英语地推技巧。
先分享个真实案例:温州工量刃具厂的柯老板50岁才开始学英语,靠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音标注解读懂了”天书”。去年硬是一个人带着翻译机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店,现场谈客户时手机屏上还开着翻译软件,现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说明什么?语言屏障根本不是死穴!
英语地推的突破口:四步走通海外市场
01/ 市场摸底要下狠功夫
出发前花70%时间研究本地文化习惯:
● 英国客户偏好严谨专业的话术结构
● 美国市场更容易接受幽默轻松的沟通方式
● 东南亚市场更注重关系维护
有个LED屏幕厂商在墨西哥推广时,发现商场里高端机型定价比北京还贵20%。当场调整策略主打”同等配置,价格低30%”,三个月拿下当地15%的份额。
02/ 直捅痛点的表达公式
避开中式客套话,记住这个黄金句式:
“您是否正面临______问题?(停顿)我们的方案已帮______客户节约_____成本/提升_____效率”
有家机械厂在哈萨克斯坦推广时,直接用平板展示设备参数和本地化案例视频,三个月签约金额突破200万美元。
03/ 建立信任的两种武器
• 故事化表达:某照明设备厂在泰国推广时,专门拍摄了当地渔民夜间作业的场景,用”为海上工作者点亮安全”的故事打动分销商,单场推介会签下8个代理商。
• 共情式沟通:主动提问”您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客户说完后点头回应:”完全理解,我们之前合作的_____客户也遇到同样情况…”
04/ 善用辅助工具组合拳
别再硬着头皮查词典了:
■ 在线翻译器实时语音转换(实测准确率超85%)
■ TikTok拍摄工厂生产实况(带英文字幕)
■ 提前制作双语产品演示手册
某建材企业开发了个AR程序,客户扫码就能看到材料在建筑中的3D效果,签约率直接提升40%。
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英语地推难不难?完全取决于准备工作。那些在海外做出成绩的团队,80%都在落地前完成了这些动作:
1. 沉浸式了解目标国消费习惯
2. 制作可视化双语材料
3. 建立本地化案例库
4. 配置智能翻译设备
刚开始我在迪拜地推时也犯过尬聊的错误。后来逼着自己每天背三组场景对话,两个月后就能独立对接客户。现在带新人时发现,只要提前准备好话术框架,新人首月都能签回3-5单。
需要更多真实案例?必集客上有很多成功出海的团队在分享实战经验,不少企业通过平台找到了海外渠道合作伙伴。当你看到墨西哥商超的货架上摆满中国商品,哈萨克斯坦的工矿企业用着中国设备,就知道前期这些准备有多值。
做好这四步准备,你也会发现英语地推其实没有想象中难。关关难过关关过,海外市场远比你想象中更欢迎中国优质产品。现在就开始准备你的出海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