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新的目的是什么?拉新推广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现在打开手机,应用商城里密密麻麻躺着超过100万个App,这个数字还在每天刷新。想想看,用户手机里常打开的软件可能不超过20个,你的产品要挤进这“黄金二十席”,不靠拉新根本站不稳脚跟。但拉新可不仅是凑个人头数,背后藏着企业生存的关键逻辑。

我先说说为什么企业砸钱也要做拉新。最直白的,当然是扩大用户池子。用户就是市场占有率,100万下载量和10万下载量,品牌声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过很多人忽略了更深层的价值——新用户是业务的活水。去年有个母婴电商案例很有意思,他们发现通过地推拉来的新手妈妈,三个月内复购率高达68%,远比自然流量用户高。为什么?因为面对面推广时能精准匹配需求,用户觉得“这APP懂我”,自然愿意持续消费。

更妙的是拉新过程中的意外收获。我去年帮一个健身App做推广,在高校地推时发现,70%的男生都问“能不能加游戏化社交功能”。团队火速迭代出健身挑战赛模式,两个月用户活跃时长直接翻倍。你看,新用户带来的视角,往往比老用户更有冲击力。

至于具体怎么拉新,这五类方法值得重点关注:

1. 地推不是过时货,用对场景效率翻倍
在目标人群聚集地驻点,比如母婴App选幼儿园门口、游戏App包场网吧活动。关键要设计钩子:扫码下载送定制湿巾,或者完成新手任务抽球鞋。去年双十一某电商在工厂区推极速版,设置“1分钱抢洗发水”,单日3000+下载,转化率41%。

2. 网推要打组合拳,别只盯信息流
信息流广告成本确实高,但配合抖音挑战赛+小程序裂变就能摊薄成本。重点看这两个数据:用户获取成本(CAC)应低于用户终身价值(LTV)的1/3,分享率要超过15%。有个美妆工具靠“测明星脸”H5,7天裂变12万用户,单个成本压到0.8元。

3. 工作室批量打法,适合冲量期
租个场地招兼职,集中完成应用商店任务。注意选任务平台时看结算周期(建议选T+1)和单价,现在主流应用单量在8-15元/个。上月某生鲜平台靠这方式3天冲上应用商店新品榜前五。

4. 社交媒体做内容池,持续养流量
小红书/视频号做“工具+教程”合集,比如教剪视频的App直接发模板教程。重点观察内容转化路径:视频播放量到主页点击率超过5%,主页到下载转化达10%就算优质。有个摄影App靠“30秒修出电影感”系列视频,自然流量月增15万。

5. 老用户带新,成本最低的妙招
设计二级分销:老用户邀请得8元,新人首单再返5元。注意风控机制,同一个设备/支付账号限领3次。社区团购平台常用这招,头部团长每月光佣金就能过万。

最后给想入行的朋友指条路:执行初期建议把地推+裂变组合起来做。比如在商场推扫码,用户下载后立刻弹出“邀请3人免单”活动,把线下流量二次转化。我们测试过,这种混合模型比单一渠道效率高2倍不止。

对了,如果你在找靠谱的项目资源,现在有个整合平台把市面70%的拉新需求都归集了。像社区团购的区域代理、短剧推广的CPS项目,都能直接对接企业方,省掉中间抽成。对资源整合感兴趣的话,去上面逛逛常有意外发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动动小手点个赞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