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救急不救穷”,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急需用钱的状况。毕竟是应急之事,很多亲朋好友通常还是乐意借钱的。不过,借钱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出具借条。借条可是借贷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法律凭证,能够保障双方的权益。
但是,不少人在写借条的时候不够谨慎。随意使用某些字词,致使借条的法律效力大幅降低,甚至沦为一张“废纸”。
今天,就来和大家讲讲书写借条时的一些注意要点。日后写借条时要避免犯错,这样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1. 借条与欠条并不相同
许多人都认为,借条和欠条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借贷关系的凭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借条和欠条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一,借条在法律上属于借款合同关系,是基于特定的借款事实而产生的。例如:小明借给小刚一定数额的钱款。
其二,欠条往往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结算结果,是单纯的债权、债务关系。比如:因买卖、劳务、供货而产生的欠款。
除性质不同之外,借条的诉讼时效期相对较长,可达20年;而欠条的诉讼时效期则短得多,一般仅为3年。
一旦超过诉讼时效期,法律就很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追回欠款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往外借钱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借条写成欠条。
2. “今借”与“今借到”不可混淆
书写借条时,其中的用词必须格外留意。像“今借”和“今借到”,表面上看起来相似,可含义却相差甚远。
一方面,“今借”从字面意义来讲,是指借款人和出借人达成借款协议,并且有借款的意向。
另一方面,“今借到”则表明借款已经实际到手,明确了借款已完成交付。
因此,我们书写借条时务必注意,“今借”和“今借到”不能写错。否则,要是没拿到钱却写了“今借到”,对方耍赖称钱已给付,就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3. 留意多音字
借条中容易出现的一个多音字是“还”,它有“huán”和“hái”两种读音。
当读作“huán”时,表示归还的意思;当读作“hái”时,表示还有多少欠款尚未归还。
所以,我们在书写“还”字的时候必须写清楚,以免后续产生麻烦。
当表示“hái”的意思时,应该写成:小明还有欠款xx元;而表示“huán”时,就要写成:小明归还欠款xx元。
只有明确书写方式,才能避免日后因读音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从而更好地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4. 要写上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借条应由借款人书写,为防止借款人以借条为出借人擅自书写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
我们在书写姓名时,一定要写身份证上的姓名,最好将身份证号码也一并写上。不能使用外号、昵称、别名来代替。
5. 明确具体日期
借条上约定的借款日期和还款日期非常重要,必须明确到年、月、日。如果只是模糊地写个月份,由于每年都有相同的月份,容易引发争议。
6. 金额大小写并用
借款金额是重中之重,我们书写金额时不能只写阿拉伯数字。因为阿拉伯数字容易被修改,或者被随意添加几个零,后续就无法对应了。
我们要同时书写阿拉伯数字和大写数字,这样能够有效防止他人篡改金额。
文末总结
凡是与金钱相关的事情,都要谨慎对待。如果借条书写不清楚,可能会引发诸多麻烦。关系到自身利益,还是要多留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