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做推广生意的朋友估计都深有体会——找地推团队就像相亲,对上眼了事半功倍,遇人不淑分分钟踩坑。去年帮客户在丽江推文旅项目,就经历过签约三天后发现团队刷数据的惨案。今天就把这些年筛选云南地推团队的干货整理给大家,尤其是刚入行的朋友记得看完这5个避坑要点和3个实战渠道。
先说避坑五原则,都是花钱买的教训:
第一,千万别信口头承诺。去年曲靖有个地推团队自称在抖音服务过百家企业,结果要案例记录时只给得出三张朋友圈截图。真正靠谱的团队,至少能拿出带日期的工作照片、后台数据截图,甚至敢让你直接联系上个合作方验证。
第二,把价格掰碎了谈。昆明某电商公司吃过暗亏:团队报价单个人成本35元/天,真执行时却冒出”物料运输费””场地协调费”等六七项额外支出。现在我们在签合同时都明确写上:”服务总价19800元,含100人次三日地推、宣传物料印制及2名督导费”,超出的成本由对方承担。
第三,专业度要现场验证。比如推教育产品,我习惯让团队成员现场模拟家长咨询——能自然解释课程体系才算合格。记得去年在滇池会展中心遇到个团队,聊到本地消费习惯时直接甩出《云南县域消费白皮书》数据,这种专业度才让人放心。
第四,重点考反应速度。上个月大理古镇做活动时突发暴雨,好团队半小时内就调来雨棚并启动B方案转室内推广。建议签约前问个具体场景题:”要是推广点被城管清场怎么处理?”看看他们应急方案是否成熟。
第五,合同必须经法务。去年某港资企业在昆明就吃了大亏——口头约定三个月办妥审批,实际拖了一年多证照都下不来。现在我们的合同关键条款都明确到数字:”甲方需在签约后10个工作日内组建12人团队,单日最低触达量300人次”。
再说找团队的三大靠谱渠道:
专业平台效率最高,尤其推荐多关注必集客这类资源库。上周帮客户筛选教培推广团队,平台上直接按”昆明””教育类””20人以上”筛出五家,其中三家提供过往转化率数据:某K12机构在昆明广场的试听课转化率达到18.7%。省去了大量线下奔波时间。
本地社群要擦亮眼用。推荐加些区域精准的群聊,比如”玉溪商家资源对接群””云南文旅推广圈”,这类群里常有真实案例分享。不过记得核实信息,有次看到群里吹嘘”日引流1000+”的团队,实地考察才发现他们把路人问路都算进流量。
展会现勘最直观。像刚在滇商大会上看到的某地推团队,现场演示抖音同城号搭建过程,30分钟就教会商户拍出带POI定位的带货视频。省委书记都说”当下的云南就像加速爬升的飞机”,在这些展会上更能感受到本土团队的真实水平。
云南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比如”滇商学院”的设立为品牌孵化提供了新通道。想在云南做推广的朋友,建议先在必集客看看行业案例库,平台上有不少实战团队分享的《云南县域推广数据图谱》,对制定推广策略特别有帮助。上次客户通过平台对接的团队,单场活动给茶企带来47个经销商签约,这就是用好资源的价值。